位置: 首页 > 分享学堂
分享学堂
SHARED
0411-87509818
0411-87509058
0411-87572777
yeawin@yeah.net
yeawin-dl

分享学堂 SHARED

| 翻译是艺术,更是博大精深的学问

 翻译服务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,但有时也十分有趣。比如有人把the Milky Way(银河)直译为"牛奶路",把the apple of my eye(珍爱物;珍爱之人,宝贝)直译成"我眼的苹果";把"Every dog has its day."译为"每只狗都有它的日子"(正确的译法应为"人人皆有得意之日")。这些译者惟恐译文失真,有违原文作者的原意,所以翻译时完全采取词对词、句对句(word for word and line for line)的死译方法,持这种原则的翻译家为数不少,如中国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家竺法护(约230-309)、15世纪德国翻译家尼古拉斯·封·维尔(Nicolas von Wyle,生卒年不详)、近代的美国作家赛珍珠(Pearl Buck, 1892-1973)等。另一种极端的翻译方式是以译入语为取向的原则,一味以译文读者的口味为准绳,完全采用归化的译法,或是完全为了适合读者的口味而让译文归化,有时甚至不惜曲解原作,如把"When Greek meets Greek,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."译作"张飞杀岳飞,杀得满天飞"(正确译法应为"两雄相遇,其斗必烈"),把Solomon(所罗门,古以色列国国王大卫之子,以智慧著称)意译成"诸葛亮"。中外翻译史上持这种原则的翻译家同样不少,如三国时期的支谦和康曾会、东晋时期的鸠摩罗什、古罗马的西塞罗(Marcus Tullius Cicero, 公元前106-43)、贺拉斯(Quintus Horatius Flaccus,公元前65-8)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翻译家。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·奈达(Eugene Nida)早年提出的以读者的反应对等的原则基本上也是以读者为取向的。这两种翻译原则流传到今天就是所谓的"直译"和"意译"说。"直译"和"意译"作为两种具体翻译方法完全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(如直译常用来翻译科技文献等作品,意译常用来翻译广告、影视等文本),但如果将二者当中的任何一个视为指导翻译实践的唯一原则,显然是过于绝对化,难以指导出好的译作来。
 
    时尚人士喜爱喝咖啡,速溶咖啡的第一品牌瑞士的“雀巢”也算是出色的译名了,要被叫做“鸟窝”恐怕问津者就不多了吧。而美国的“麦氏”咖啡有一句出名的广告语:“Good to the last drop”,(直译是“到 后一滴都美味”)意思很平常,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把它变成了“滴滴香浓,意犹未尽”。类似的广告语还有“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”,它的原文只不过是“A diamond is forever”(直译是“钻石是永恒的”)。把平常的一句话转化成诗,这也是英译汉的魔法吧。
 
    喜欢精彩的翻译所给人的回味,也只有好的译文才让人拍案叫绝,给人带来美妙的享受和无限遐想的空间,所以说,翻译是艺术,更是博大精深的学问。
大连美标雅文翻译公司推荐阅读!